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理財」標籤的文章

[理財] 第一次開戶就上手 - TD Ameritrade

圖片
              基金業發達的美國,在激烈的競爭下,較低的佣金、內扣費用,多樣化的投資標的,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投資人前往。今天以TD為例,簡單介紹開戶的流程和可能遇到的關卡。         TD近年來網站新增了繁體中文頁面,即使部分使用中國用語或GOOGLE翻譯,對台灣投資者來說仍是一大福音。在首頁點擊開設新帳戶,就可以開始填資料了。         老師最愛說_____很簡單(笑)。初步要填寫的東西還真不少,調查投資人是不是美國人、居住美國、繳稅等等,請以美國卷商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問題。填寫時請注意,個人稅號指的是身份證字號,一般人沒有在外國繳稅,所以填寫護照號碼。         最後TD會要求上傳W8文件和英文地址證明。W8文件右上角需填寫 TD 給你的帳戶號碼,Middle name 一般台灣人是不會有的,空著即可,左下角有一個 Signature,所以需要印W8 下來簽名。英文地址證明最穩的取得方式,就是去戶政事務所申請英文戶籍謄本,筆者是親自前往辦理,要記得準備自己和父母的護照英文名字。小小的一張戶籍謄本,最久也需要 5 個工作天,所以如果有意申請的讀者,可以提前先處理這個文件。 題外話,事務所阿姨一掃身分證就知道筆者在學校工作,原來政府也有相關資料阿(菸~               所有文件上傳完後,等待TD工作人員審理(不到一天),當信箱收到這封信就開戶成功囉。

[理財]複利的力量:存股30年後有多少?

圖片
巴菲特說人生像滾雪球,只要找到夠長的坡道(時間)與足夠的雪(利率),雪球就能越滾越大。 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。 兩段話都再解釋複利的力量,複利是定存股或價值投資的重要概念之一,身為宅宅工程師的作者就用python實作一下,每年固定存10萬~100萬不同狀況下並把每年的利息收入再投入本金,殖利率每年分別是3%、5%、7%、10%、15%與20%(這是巴神的績效了吧),每10年本金跟總持有資產各是多少? 下面程式就只是個三層迴圈,總資產會等於每年投入金額在加上去年總金額乘上殖利率,最後把結果存到txt檔內。 rates=[0.03,0.05,0.07,0.1,0.15,0.2] savemoney=[100000,200000,300000,400000,500000,600000,700000,800000,900000,1000000] text_file = open("Output.txt", "w") for money in savemoney: for rate in rates: totalmoney=0.0 for year in range(1,31): totalmoney+=money+(totalmoney*rate) if (year%10==0): text_file.write("每年存"+str('${:,.2f}'.format(money))+"元\r\n") text_file.write("利率"+str(round(rate*100))+"%\r\n") text_file.write("第"+str(year)+"年\r\n") text_file.write("本金為"+str('${:,.2f}'.format(money*year))+...

[理財]小資族長期理財規劃與資產配置

圖片
最近開車上下班聽中廣,好幾個主持人都會介紹一本理財書,同時也是博客來商業理財榜的第一名,作者是投資銀行的首席分析師,40幾歲財富自由後寫的一本書,關於長期理財、工作觀都有自己的見解。 今天稍為整理觀念與自己投資觀融合跟大家分享 1.為何要財務自由? 離開朝九晚五的生活,而是為自己與愛的人發展有興趣事物並充實短載人生。 2.怎樣才算財務自由? 廣義來說就是每年被動收入給的錢能應付每年花費。以我自己的目標來看就是有3千到5千萬的投資,牛市與熊市平均都能有5%的年利息,約150萬到250萬就算是財富自由了。 3.緊急預備金要多少才夠? 作者是說一年沒工作都還能存活的金額,與我相去不遠,目前大約留一年年薪為緊急預備金。但若比較年輕且有預期規劃兩三年內不會有太大筆花費,可降至半年沒工作能生存的金額。扣除緊急預備金皆該進行投資。 4.隨著年紀增長,積極型投資商品與保守型投資商品的比重? 越年輕的話積極型商品的比重可以較高,因為時間較多,可產生複利較大且可承受的風險較高。簡單的初估方法就是用年紀當比例,假設30歲就那就70%的積極性商品30%的保守型商品,而60歲就是40%的積極性商品,60%的保守型商品。 5.何謂積極型投資商品、保守型投資商品? 書中是積極性投資商品是指股票,且是做全世界生意的股票,並且建議沒那麼多時間的投資人買ETF,而保守型商品是指公司債券,並且只挑A~BBB型的中期公司債。 不過這邊我會建議買ETF前可以先試試 小資族如何挑選定存股 、 『小資族選股策略』-從0050成分股著手 這兩篇介紹的方法,看操作績效(包含價差所得與股利所得)能不能優於0050,若可以則採用此方法還可省去ETF管理費的金額,而保守型商品,台灣買債券有點麻煩,只能買金控推出的ETF除了這個方法也可以把其他較為保守的商品列為考慮,像是儲蓄險等,另外過於複雜的衍生性商品不要碰。 6.投資房地產? 書中是說可以當成投資項目的一部分,而廣播中他則說近期不推薦。自我的觀點是真的有剛需再考慮即可。 7.想盡辦法開源 作者想盡辦法充實自己,盡量換去高薪但沒什麼知道的工作。並在廣播建議定期轉換公司往薪水更高的地方流動,當個企業打工仔可以,要當就要當打工皇帝。 而自己較為追隨的開源方式是斜槓,將自己當成一個事業,把工作的技能或興趣轉換成另一個可...

小資族如何挑選定存股

圖片
隨著利率越降越低甚至負利率的時代的來臨,辛苦的小資族只想找個投報率高於定存、儲蓄險的地方放著,每年領利息來補助一些購物金、旅遊金。 很多人因為成長背景的關係,認為是一個投機市場,過度恐懼。 其實以中長期投資來看也可以很無腦又簡單。 還是恐懼的人再來講些優點 1.相較定存利率至少多4個百分點,且用對方法風險並不會高多少。 2.相較儲蓄險更有彈性,像是今年你要買車,股票賣一賣你就可以買了,儲蓄險領回動不動就6年、10年,這個月你要出國玩,那這個月就不要買定存股就好,但很多產品是要月繳多少的。 3.相較理專與基金,理專只能根據特定基金產品推薦你,還要被抽手續費,況且有多少理專挪用客戶的錢跑掉的事情發生。 至於為何小資族很適合定存股 1.越年輕進入市場,金額小的時候開始了解市場波動 2.年輕時間多,時間是複利定期利滾利20年後是會有很大的綜效的 直接切入主題,這邊定存股推薦銀行業,很多人都會推薦金融股也是OK,但最入門我想推薦銀行業(不包含壽險業務)。 為什麼是銀行業? 銀行真的是個很特殊的行業,相較其他實業,廠房、設備等的成本極低,隨著資訊科技發展人事成本也越來越低,只需要借錢放款、錢放著還要收手續處理費,以獲利模式來看非常有優勢,再來大型銀行業影響國家經濟,就算大崩盤時國家或央行一定會救。 那該怎麼選呢? 基於分散風險,投資組合每年都可以領到點零用金的前提下,可以官股、民營各半。 以下有扣除壽險業務銀行。 官股:兆豐金、第一金、合庫金、華南金、彰銀與台企銀 民營:玉山金、台新金、永豐金、上海商銀、遠東銀與聯邦銀。 再來挑選 1.每年有配股配息的 2.性價比(本益比)高的公司,也就是銀行每年賺的錢(EPS)與股價的比例,簡白地說本益比越低表示CP值高。 3.盡量股利股息有5趴以上 4.中型銀行規模以上 這些資訊YS習慣用cmoney股市來篩選適合的銀行 最後以自己的例子結尾 工作三年,股票中約有兩百萬,每年可以領大約14萬的股利,可以完全cover當年的出國旅遊費還有找(笑)